列表头部

新闻报道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报道
返回上一页

浸润在汗水中的奋斗时光——来自裕民县江格斯乡江格斯村的蹲点报告

发文日期: 2020-06-18
一户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书写着幸福梦;一位位帮扶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,把责任和热情挥洒在脱贫攻坚的土地上,见证了为美好生活的奋斗足迹。

建一个特色种植示范区、种一片致富田、学会一项新技能……在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的情况下,如何发挥人的力量,助力脱贫攻坚?近日,记者走进裕民县江格斯乡江格斯村,探究在村党支部带领下,浸润在汗水中的奋斗之花如何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路上盛开。

有一种幸福叫“家门口就业”

“给我搭把手”“快点呀……”远远就能听见干活人的吆喝声,时而夹杂清脆的铁锹声或是隆隆的机械声,此起彼伏,炎炎夏日也挡不住劳作的热情。

“我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孩子,没法到远处打工,村里翻修防渗渠,村委会让我在这干活,一天200元,干了40来天了。”正在忙碌的村民谢江龙乐呵呵地说,这段时间他和9名村民铺设柏油路1.5公里,还翻修了2.3公里防渗渠。

江格斯村是一个以农为主,农牧结合的行政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219人,谢江龙是其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也是该村的护林员。

“村里有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护林员队伍,年人均管护工资1万元。我们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护林员聘用合同,针对性地开展培训,提高业务技能,划定管护区域和面积,落实管护责任,保证合同到期或脱贫后不再返贫。”江格斯村村委会主任田兴成说。

在江格斯村招商引资的科技观光示范区,建档立卡贫困户孔雪正在忙紫草的田管。大棚里的温度很高,不一会儿,孔雪就浑身冒汗。她脱下外套,喝了口水,稍作休息,继续干活。

“紫草管理比较繁杂,但是不累,平时施肥、喷水,比较轻松,每月有工资拿,到了年底还有分红,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孔雪高兴地说。

在江格斯村党支部书记郝香利的办公桌上,一本厚厚的档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,里面既有就业扶贫政策导引,也有企业岗位签订的合同,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信息专栏、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都清清楚楚。

江格斯村距离县城3公里,借助离县城近的有利条件,江格斯村党支部通过抓好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,不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能力、创业能力。

袁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2019年9月到裕民县供电公司工作的。刚进公司,他对业务一窍不通,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,目前已经成为一名熟练工,工资也有了很大提高。

“我现在月月拿工资,一个月2500元底薪,技术在手,饭碗不愁!”袁强说。

有一种帮扶叫“精准施策”

“老武很能干,惠民政策了解得也多。”

“老武经常说不能‘等靠要’,要一起努力奋斗。”

……

村民眼中的老武不但能干还是个有想法的人。老武名叫武玉杰,是江格斯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家有4口人,武玉杰的妻子身体不好,儿女常年在外务工。

“你看,这是我的增收账本,种植红花、小麦、苜蓿等农作物收入23000元,劳动转移收入31000元,发展畜牧养殖业收入2000元……”武玉杰把自己的账本拿给记者看。

武玉杰也确实能干。他的致富思路是“一业为主,多业经营”。2014年年初,武玉杰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在政府的帮助下,他和妻子除了种红花、苜蓿,还养殖牲畜。

“村‘两委’建议我搞养殖,养殖畜牲见效快、对劳力要求也不高,可以试试。”就这样村“两委”对武玉杰展开帮扶,他也多渠道学习研究养牛知识,通过培训和自学,熟练掌握了养牛技术,筹集资金买了牛。

“哞哞……”采访时武玉杰邀我们去参观养殖场,牛犊悠闲地咀嚼着草料。从起初的2头牛到18头牛,武玉杰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村党支部的支持与帮助,现在他还经常被请去给村民传授养牛经验。

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和宣家,看到她忙着清洁鸡舍、准备鸡饲料……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。

65岁的黄和宣患有慢性病,无法外出打工,想要脱贫是件困难事。

“黄阿姨,您是如何一步步脱贫的?”采访中,当记者问到黄和宣的脱贫诀窍时,她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……

“村里免费给我分了30只鸡苗。平时我在村里当卫生协管员每月还能挣300元。每月给村民帮工还能挣1000元。”黄和宣说。

近两年来,江格斯村党支部通过完善“一户一策”精准脱贫台账,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摸排,“量体裁衣”分类形成台账,使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出村就能实现灵活就业,不断织密“扶贫网”。目前,自主创业72人。

有一种发展叫“强强联合”

初夏的傍晚,太阳还未落下,整个江格斯村显得寂静而惬意。

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大林家的民宿房院门颇有特色,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石块台阶和古朴的木门,主人见有客来,热情地迎上前,一一介绍小院。

江格斯村在裕民县至巴尔鲁克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上,有旅游廊道优势,今年村“两委”将旅游与扶贫产业相结合,打造以山花为主的民俗网红街,共开发民宿13户,床位60张。

“我们要紧紧抓住全域旅游时机,推动村里的旅游发展,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宜居村庄,帮助村民增收,提升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郝香利说。

栽上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2019年,江格斯村党支部乘着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春风,采取“一园六区”总体布局,以采摘园为依托,不断细化功能区建设,打造田园经济综合体,群众广泛参与,社企联合带动。

科技观光示范区占地面积200亩,引入上海一知汇禾责任公司,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径,每年提供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3000人(次);特色种植试验区涉及群众75户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,通过土地流转,亩净收益30元,二次分红亩净收益120元左右;庭院经济采摘区已有65户庭院对外开展采摘活动……村貌在变,变得更美;群众在变,变得更富。

“今年仅在园区投入资金320余万元,进行钙果、五味子、紫草等20多个品种的试种,为村里农业产业调整,促进特色经济作物种植,助推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江格斯村村委会委员楚鸿宾说。

再长的路,一步步也能走完,再短的路,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。一户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书写着幸福梦;一位位帮扶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,把责任和热情挥洒在脱贫攻坚的土地上,见证了为美好生活的奋斗足迹。

来源:塔城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