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问车排子学校在哪里?没有比乌苏市第四中学教务主任于婵婵更清楚的了。因为,她已经在这里援教一年多了,她把无私的爱和温暖洒进这个偏远乡村,照亮了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。孩子们叫他“漂亮老师”。
奉献爱心“跑”起来
“自2019年9月参加乌苏市‘下乡支教’活动,到现在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。”现任车排子学校副校长的于婵婵平静地说。
30出头的于婵婵每次来学校,都是自己开车。“每次往返需要6个小时,不知不觉已有2万多公里。”她说,“一来自己开车方便,二来需要每周为小朋友买来书籍、美术颜料、剪纸等文具。”
车排子地处乌苏市最偏远地区,交通不畅,路远人稀,再加上疫情影响,刚修一半的公路又停工了,颠簸的道路尘土飞扬,每次到达目的地手脚都被颠麻了。
于婵婵初到车排子学校时,已经入冬,这里的气候明显比乌苏市区冷,虽然土暖气也一直烧着,但是屋里密封效果不好,仍然很冷,身上的大衣一天都不敢脱,到了晚上睡觉和去厕所就更头疼了,但面对这些困难她都坚持了下来。“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孩子们一起食堂吃饭。”她说。
走进教室听课,孩子们都穿着棉大衣,手和脸冻得红红的;多媒体陈旧更像是老牛;孩子们都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听课,于婵婵也不例外,一天的课听完后,腰疼脖子酸。
面对这样的困难,于婵婵常对孩子们说,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”。她还常常带领全校师生吟诵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,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以此鼓励师生:尽管我们身处偏远教育贫困地区,但也要像牡丹那样竞相开放,活出自己的价值。
教研讲评“火”起来
车排子地广人稀,条件稍好一点的教师都另辟蹊径,少数民族孩子占全校总人数一半以上,语言虽通但越是到了初中知识越难,绝大部分都掉队,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期望,即便这样于婵婵坚持每天带好自己双班初中语文毕业班的教学,还要进班听其他教师的课,提出改进意见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,她还联系乌苏市第四中学各教研组与该校教研组结对子,邀请优秀教师、市区骨干教师、教研员来车排子教育扶贫。比如,她要求本校教师每周参加乌苏市第四中学中小学教研活动,参与集体备课,参加听评课活动,一年来,在她的带领下,共参加近30次不同学科的教研活动,使车排子中小学的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,孩子们考试成绩越来越好。
艺术课堂“嗨”起来
美术、音乐、科学、体育等艺术课是孩子们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是激发孩子们想象力、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需要。面对车排子小学的艺术课程是“零”的短板,于副校长决心打破这个“零”。
“艺术课必须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,能上一节是一节。”于副校长自信地说。一方面她利用下乡支教的专业艺术课老师上课;另一方面她自己在家自学、练习,然后教授给学生。
“于副校长根据不同学段设计不同教学内容,有时候一天要上5、6节课,顾不上休息。”车排子小学教研主任呈耀平说。孩子们学会了画柿子、拼装“电动小飞机”、捏“小猪”等等,开心的笑容伴着放飞的梦想充满课堂。
每次下乡之前,于副校长都要做好教学设计,准备好示范作品,购买上课所需要的素描纸等材料或学具,但每当听到孩子们说:“漂亮老师,您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呀?”“我觉得都是值得的。”于副校长说。
马上就访,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只有教育精准扶贫,才能有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,从源头上解决贫困。
乌苏市教育技术科技局表示,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,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“于副校长下乡”不只是上好课那么简单,此举必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进来,把更多的乡村学校纳入进来,惠及广大农村孩子,真正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。用爱心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带去“外面的精彩世界”。
乌苏市教育扶贫“真情、真帮、真扶”。在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乌苏市城区学校派出身怀绝技、富有教育管理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,把先进的教学方法、管理理念和办学实力,源源不断地“传、帮、带”到偏远地区,加强师资培训,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。
下乡支教投身教育扶贫事业,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,接地气,传信念,暖人心,把“首善标准”的精准教育扶贫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成效,是乌苏教育扶贫工作事业中亮丽的风景线,用爱心点亮偏远村孩子的希望。